而这些PC整机厂商再向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公司订购新的芯片,同时向外设厂商采购新的外设。这个过程中,各家的利润先后得到相应的提升,股票增长。
各个硬件半导体和外设公司再将利润按摩尔定律预定的速度,提升硬件的性能,为微软下一步的更新软件、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。
【注】摩尔定律:当价格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,约每隔18~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性能也将提升一倍。换言之,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,将每隔18-24个月翻一倍以上。
二、产业升级背后的安迪比尔定律
这看似是一条邪恶的定律,因为消费者的产品比如手机、电脑的流畅度并没有提升多少,反而像是软硬件开发商联手,不断掏空消费者的钱包。
实际上,随着我们对科技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,追求更极致的科技体验,这必然要求用户快速更新产品。
若是没有刺激用户需求消费,科技公司哪来的资金研发产品更新迭代呢?
这样的话我们的科技可能会一直停留在初代,整个产业止步不前,科技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如此迅速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安迪比尔定律是科技产业的升级进化的一种体现,通过技术手段,让生产的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。
比如智能手机,看似我们使用app的数量变化不大,但里面搭载的游戏,一开始是简单的赛车、跑酷之类的,现在的游戏体验,玩家还追求画质、互动体验、流畅度、游戏外观设计等。
由此我们可以看到,一个产业在发展升级中,科技进化会让产业的价值势能也在不断提升。这是用户的需求所致。
同样地,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,终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。
三、企业价值势能的跃迁升级
现在国内很多市场都已经来到了天花板阶段,用户的需求挖掘到底有没有尽头?没有人知道答案。
那我们想要提升企业的价值势能,还能从哪里寻找突破点?
近几年无数成熟大厂的经验告诉我们,是效率。
当需求挖掘挖掘到天花板,新的商业范式尚未可知,企业能做的就是降本增效,提高产出的效率,用更少的成本投入换取更高的收益。
长贝咨询刘国东老师说,企业未来改革的方向,就是老板导师化、公司平台化、干部合伙人化、运营数字化。
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环节会逐渐将把低价值的环节、人、事、物从系统中剔除,精简出人力、物力、时间等资源后,在新事态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价值势能。
比如现在传统制造业,采用机器设备将人的手工劳作迭代;很多公司引进管理系统将低效的流程环节进行优化。
正是因为市场中各要素的相互优化促进,淘汰低价值,创造高价值,我们的产业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这不正是安迪比尔定律的另一种体现吗?
所以说,这个方向是正确的。
当我们的企业进入到需求接近饱和的市场时,要想对抗淘汰,就要不断进化,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进化的能力从何而来?——引进新的能量,简单来说就是学习。
根据“熵增理论”,企业如果没有引进外部能量打破平衡,就会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,唯有学习、进化,引进外部的能量,内部势能才不会被时间耗散。
不断为下一次跃迁升级储备能量,才能让我们在面对新技术、新环境变革中不被淘汰,立于不败之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