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网上的一些音箱推荐的视频,大V们都重复说一个选购“原则”:
同价位下, 音箱越大越好仿佛已经成了音响媒体的共识
连同事也跑来问我是不是这样
作为职业音箱评测人, 我觉得..
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大音箱通常用大单元大单元, 通常更擅长低音那为什么低音多就好呢?这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以前低频意味大型灾难火山爆发地震雷鸣海啸《进化论》说“适者生存”,人类之所以活到现在,就是因为避开了大型灾难 ~
那些对低频不敏感的祖先们
已经都被大自然淘汰了人类可以“享受”100Hz 以下低频,又不用承受灭顶之灾,也就是近 100 年的事情..
所以如果第一次买音箱确实可以冲着“大”去买不过
用唯一标准来衡量事物就像只用高考分数来衡量你
效率高, 但片面如果你买音箱不追求“效率”
请接着看
“同价位, 音箱越大越好”这里每一点都是可以质疑的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什么叫“同价位”?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对于监听行业,只有美国有所谓“同价位”,中国和欧洲没有。欧洲以前有,后来 Thomann 上线了比价爬虫 (别家一旦减价,我就跟着降),经此一战 Thomann 成为了老大,但欧洲杀得一塌糊涂。
美国市场之所以有“行规”,可能因为有全球最庞大的乐器市场 (占全球乐器销量 46%),还有 120 年历史的 NAMM 乐器行业组织 (1901 年成立),声誉不好休想参加 NAMM Show。
假如看价位 $99 一对的监听
各大电商统一, 且平时不降价
当然.. 国内的情况比较复杂..
但如果在美国市场是“同价位”
那音质和功能都差不多..
下面再说说和声音有关的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什么叫“大音箱”?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大音箱拥有更多的低音下潜
因为大音箱能装大单元体积大,单元就大?下图其实右边音箱体积略大
但左边是 4.1”寸低音而右边是 3.5”寸低音
还有一种情况是多单元体积小但“人多力量大”低音下潜通常比双分频更深
如果这样对比不公平, 下面
只对比“双分频”同尺寸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同尺寸, 低音也不同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先看看双分频 8 寸实测这是我们去年测试的:天朗 GOLD 8 ($299/只)、ADAM T8V ($299)、YAMAHA HS8 ($369)、PreSonus R80 ($429)四个音箱的下潜不一样其中 T8V 潜到 39Hz@-3dB
而 R80 只潜到 49Hz@-3dB
10Hz 差别可以算一档了
但普通人对“下潜”并不敏感
GOLD 8 听着更“劲爆”因为它的低音更“多”HS8 听着不如 GOLD8 深沉
其实两者的“下潜”一样
各品牌低音有差别, 诡异的是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同型号, 低音也不同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音箱的本质是电子设备那它就同样有升级换代例如以前的“无源”升级到现在的“有源”、单元从纸盆升级到 PP 盆再到复合振膜、声学控制从模拟升级到精确的 DSP、功放从 30% 能效的 A 类升级到 60% 的 AB 类再到现在 90% 的 D 类..
对比下真力 8030 升级前后
从第二代(B) 升到第三代(C)
下潜深了 4Hz/±2dB这已经是“半档”的区别其实箱体和单元都没变只是升级了D类功放功放相当于汽车发动机排量小,车子大也没用我们看看下一份测试 :
现在很多音箱厂商做“套娃”,用同一个功放搭配不同的低音单元,没办法,老大哥 JBL 3 系列 (MK2) 就是这么玩的,其他厂商都也很快学会了..
这会造成低音“倒挂”的奇观
6.5 寸下潜比 8 寸还深如 E7XT 比 E8XT 下潜更深
原因主要是,小振膜重量轻/阻力小,如果都用小功放推 (例如 100W),那推小振膜会更轻松;但如果功放超大 (例如 500W),依然是大单元会表现更好。
好了, 如果以上道理你都懂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你能驾驭大音箱?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如果去监听厂商的分类里面找产品,你会发现“桌面级”一般都是 3 寸和 4 寸,这是为了保证:
桌面 0.5 米距离聆听时声音能在“同一点”发出音箱“分频点”通常是 2kHz,但很多乐器横跨了这个点 (例如笛子和钢琴),如果你想在桌面用 8寸音箱 (通常高/低音单元的中心间距 ≥ 20cm),这样近距离听会造成:
钢琴弹高音会上下移动一种方法是选购“同轴”音箱
无论多大的同轴都是桌面级
或组建 2.1 低音炮系统这样桌面可以继续用小音箱
不过上面问题都比较好解决
不好解决的是房间驻波80Hz 以下的低频很难解决
篇幅有限, 我们只能建议 :
房间小, 别上大音箱下图是某媒体 Sonarworks 的实测曲线,但整体来说,2.1 低音炮系统处理驻波会更方便一点。
如果上面所有问题都能解决
(例如你的大房间配的 2.1..)
下面轮到灵魂拷问的时候: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我们只听低音吗?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大家下意识肯定当然不是你还要听吉他, 人声, 钢琴但身体很诚实,从“哈曼曲线”的校准标准来看 (根据几千人的统计调查得出),
哈曼对低频要求越来越多
苹果公司也是同样的选择根据上月我们测试的 AirPods Pro、MAX 和 Hompod 来看,苹果倾向于准确的 (监听级) 中频和高频,但搭配了偏多的低频..
年轻人确实更喜欢低频电音/说唱/R&B 都需要劲爆
这是流行音乐的大趋势所以几年前我都没听过“音箱越大越好”的说法,
但现在好像确实时代变了..
以上观点都是对普通人说的
如果你是位专业音乐人你应该会知道:监听设备的低音越多,你做出来的歌曲反而低音越少。
我对主流观点的想法讲完了
但买设备是多个方面的考虑
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你只关心音质吗?~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~
去年我给新家买了对音箱
主要的考虑是带蓝牙【功能】是不同的【使用场景】需要考虑的因素,例如特殊的接口 (像 AES/同轴输入)、特殊的需求 (例如需要便携/轻量化)、特殊的功能 (例如带有声学校准功能)...
其实外观也越来越重要白色监听比以前更受欢迎,我还注意到,现在很多工作室开始买两个颜色不同的 (同型号) 音箱...
一黑一白, 整条街最靓的仔..
买音箱也不是个人决定你研究了半天的音质和参数
老婆同意买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