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别慌!9个部位对应9类病,教你“按痛识病”,帮你早发现问题

腹痛别慌!9个部位对应9类病,教你“按痛识病”,帮你早发现问题

- 别踩坑:很多人把右上腹痛当成“胃病”,吃胃药没效果反而耽误——如果疼痛和“吃油腻”有关,且牵扯到肩膀,别忍,先去查肝胆B超。

2. 中上腹痛:重点查胃和十二指肠——警惕“心脏问题”

- 可能的疾病:十二指肠溃疡、胃炎、胃癌、消化不良,甚至心肌梗塞、心绞痛(容易被忽视);

- 典型症状:

- 胃病/十二指肠溃疡:空腹痛(饿的时候疼,吃点东西缓解)或饭后疼,疼痛是“隐痛”或“烧灼痛”,伴随反酸、嗳气(打嗝有酸味儿);

- 心脏问题:疼痛是“压榨样疼”,像有东西压着胸口,会牵扯到左肩、脖子,伴随心慌、出汗(尤其中老年人要警惕);

- 常见场景:熬夜、三餐不规律的人容易犯胃病;中老年人、有高血压的人,若中上腹突然疼,要先排除心脏问题;

- 别踩坑:中老年人中上腹痛,别先吃胃药——先摸脉搏、测血压,若有心慌、出汗,立即拨打120,心脏问题耽误不起。

3. 左上腹痛:多和胃、胰腺有关——别吃止痛药掩盖

- 可能的疾病:胃炎、胃溃疡、胰腺疾病(如胰腺炎);

- 典型症状:

- 胃病:饭后疼,伴随胃胀、恶心,吃点胃药能缓解;

- 胰腺问题:疼痛是“剧烈绞痛”,像刀割一样,会牵扯到腰背部,伴随呕吐(吐完也不缓解)、肚子发紧;

- 常见场景:大量喝酒、吃太多高蛋白食物(比如一次吃很多海鲜、肥肉)后,容易引发胰腺问题,出现左上腹剧烈疼;

- 别踩坑:胰腺疼痛很剧烈,别吃止痛药——止痛药会掩盖症状,医生难判断,甚至加重病情,必须先去医院抽血、做CT。

4. 右腰部痛:查肾、输尿管和结肠——小心“结石”

- 可能的疾病: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结肠疾病(如结肠炎);

- 典型症状:

- 结石:疼痛是“阵发性绞痛”,疼起来直不起腰,可能伴随尿频、尿急,甚至尿里带血(肉眼能看到红色或褐色);

- 结肠疾病:疼痛是“隐痛”或“胀痛”,伴随腹泻或便秘,大便后疼痛会减轻;

- 常见场景:平时喝水少、久坐的人,容易得肾结石,疼痛常突然发作(比如半夜疼醒);

- 应急技巧:如果怀疑结石痛,别躺着不动——多喝温水(每天2000ml以上),适当走动(比如慢走10分钟),可能帮助小结石排出,缓解疼痛。

5. 中腹部痛:主要查小肠——注意“肠梗阻”

- 可能的疾病:急性肠炎、肠梗阻;

- 典型症状:

- 急性肠炎:疼痛是“阵发性疼”,伴随腹泻(一天拉3-5次,多是稀便),可能有发热(37.5-38.5℃),多和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有关(比如吃了隔夜菜、路边摊);

- 肠梗阻:疼痛是“剧烈绞痛”,肚子胀得厉害,停止排气排便(好几天没放屁、没拉大便),伴随呕吐;

- 别踩坑:肠梗阻不能揉肚子、不能吃东西——如果肚子又胀又疼,且没排气排便,立即禁食,去医院拍腹部X光,揉肚子可能加重梗阻。

6. 左腰部痛:查肾、输尿管和降结肠——和“便秘”有关联

- 可能的疾病:降结肠疾病(如结肠炎、结肠息肉)、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;

- 典型症状:

- 结肠问题:疼痛是“隐痛”,伴随便秘(好几天拉一次,大便干硬)或大便带黏液,左腰部有“坠胀感”;

- 结石:和右腰部结石痛类似,是绞痛,伴随尿频、血尿;

- 常见场景:长期便秘的人,粪便堆积在降结肠,容易引发左腰部隐痛;喝水少、爱憋尿的人,容易得左肾结石;

- 日常调理:如果是便秘引发的左腰痛,别依赖泻药——多吃膳食纤维(比如芹菜、燕麦、火龙果),每天顺时针揉肚子5分钟,帮助排便。

7. 右下腹痛:警惕阑尾炎、妇科问题——别“拖延”

- 可能的疾病:阑尾炎、尿路结石、女性异位妊娠(宫外孕)、卵巢囊肿;

- 典型症状:

- 阑尾炎:疼痛先在肚脐周围,慢慢转移到右下腹,按压右下腹会有“反跳痛”(按下去不疼,松手瞬间疼),伴随发热、恶心;

- 宫外孕/卵巢囊肿:女性右下腹突然疼,可能伴随阴道出血(非经期)、头晕,宫外孕若破裂会危及生命;

- 常见场景:年轻人、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阑尾炎;女性有性生活,若停经后出现右下腹痛,要立即查是否宫外孕;

- 关键提醒:阑尾炎疼别忍——疼超过6小时,可能引发阑尾穿孔,导致腹膜炎,必须及时手术;女性右下腹痛,先排除妇科问题,别先按“阑尾炎”处理。

8. 中下腹痛:查盆腔、膀胱、前列腺——男女要区分

- 可能的疾病:

- 女性:盆腔炎、卵巢囊肿;

- 男性:前列腺炎、睾丸炎;

- 男女通用:膀胱炎、尿路结石、直肠炎;

- 典型症状:疼痛多是“坠胀痛”,伴随尿频、尿急(比如刚上完厕所又想上,每次尿一点点),女性可能伴随白带异常(量多、有异味),男性可能伴随排尿困难(尿线变细);

- 常见场景:不注意卫生、久坐的人,容易得膀胱炎、前列腺炎;女性经期前后,盆腔充血,可能引发中下腹胀痛;

- 日常注意:别憋尿——憋尿会让膀胱、前列腺长期充血,加重中下腹痛,有尿意及时去厕所,每天喝1500ml温水,帮助冲洗尿道。

9. 左下腹痛:女性查附件,男女都要查结肠——别忽视“宫外孕”

- 可能的疾病:女性附件炎、盆腔炎、宫外孕;男女通用:结肠疾病(如肠道憩室炎);

- 典型症状:

- 妇科问题:女性左下腹痛,伴随月经不调(推迟或量多)、阴道出血,宫外孕疼痛是“突然剧痛”,伴随头晕、出冷汗;

- 肠道问题:疼痛是“隐痛”,移动时加重(比如走路、弯腰时疼),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,大便可能带血;

- 常见场景:女性经期前后、有性生活的人,容易出现左下腹痛;中老年人、长期便秘的人,容易得肠道憩室炎;

- 关键提醒:女性左下腹痛,若月经推迟,先查“是否怀孕”——宫外孕早期症状像“痛经”,但会越来越疼,必须早发现早处理。

三、9种“危险腹痛”:出现这些情况,立即就医别耽误

不是所有腹痛都能“忍一忍”或“吃点药”,出现以下9种情况,说明可能是严重疾病,必须立即去医院,别拖延:

1. 吃完油腻大餐后严重胃疼:可能是胆囊疾病(如胆结石嵌顿),疼到冒冷汗,别忍,去查肝胆B超;

2. 中上腹模糊疼,伴随恶心、嗳气:尤其中老年人,要警惕心脏病(心肌梗塞),别吃胃药,先查心电图;

3. 腹部绞痛+腹泻/便秘交替: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,但如果伴随体重下降、便血,要排除肠癌,及时做肠镜;

4. 肋骨下方上腹部疼痛:可能是心脏病或胰腺问题,若伴随心慌、出汗,立即拨打120;

5. 右下腹急性、严重疼痛:多是阑尾炎,疼超过6小时可能穿孔,别等,去急诊;

6. 左下腹疼痛,移动时加重:可能是肠道憩室炎,容易引发感染,要及时用抗生素;

7. 中腹部突然发作的严重胃疼:可能是胃穿孔,疼痛像刀割,肚子摸起来发硬,必须立即手术;

8. 女性下腹疼痛,伴随月经异常:排除宫外孕、卵巢囊肿蒂扭转,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,别耽误;

9. 下腹部刀割样疼痛,伴随血尿:多是肾结石,疼痛剧烈,可能引发尿路梗阻,要及时碎石。

四、腹痛时的5个“正确应对技巧”:别瞎揉、别乱吃

很多人腹痛时会犯“常识错”,加重病情,记住以下5个技巧,正确处理腹痛:

1. 别盲目揉肚子:分情况

- 能揉的:便秘、消化不良引发的轻微腹胀痛,顺时针揉肚子(绕着肚脐转),每次5分钟,帮助排气排便;

- 不能揉的:怀疑阑尾炎、肠梗阻、宫外孕时,揉肚子会加重炎症或梗阻,甚至导致阑尾穿孔、宫外孕破裂,越揉越危险。

2. 别乱吃止痛药:掩盖症状

腹痛时吃布洛芬、去痛片等止痛药,会掩盖真实病情(比如把阑尾炎疼变成“不疼”,但炎症还在),医生难判断,甚至耽误治疗——除非明确是“老毛病”(比如已知是胃炎,疼的和以前一样),否则别吃止痛药。

3. 别乱吃东西:看疼痛类型

- 能吃的:轻微胃病疼,吃点温软的食物(比如小米粥、馒头),别吃凉的、硬的;

- 不能吃的:怀疑胰腺问题、肠梗阻、阑尾炎时,别吃任何东西(包括喝水),禁食能减轻器官负担,避免加重病情。

4. 先“初步判断”:问自己3个问题

腹痛时别慌,先问自己:

1. 疼痛位置在哪?(右上腹、中下腹还是其他位置);

2. 疼痛和“吃”有关吗?(吃油腻后疼、空腹疼还是饭后疼);

3. 有没有伴随症状?(发烧、呕吐、便血、心慌);

把这3个问题的答案告诉医生,能帮医生快速判断。

5. 记录“疼痛细节”:方便医生诊断

如果腹痛反复出现,记个“疼痛日记”:比如哪天疼、疼的位置、吃了什么、疼了多久、怎么缓解的——下次去医院,把日记给医生看,比“我就是肚子疼”更有用,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。

五、总结:腹痛“速记口诀”,简单好记

怕记不住9个部位的对应关系?记住这个口诀,关键时能帮你初步判断:

“右上腹,肝胆查;中上腹,胃和心;

左上腹,胃胰怕;腰两侧,结石抓;

中腹部,小肠查;右下腹,阑尾怕;

下腹部,盆腔查;左下腹,结肠加;

女性痛,妇科查;剧烈痛,别在家。”

腹痛是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不是“小毛病”,别忍、别瞎吃药、别瞎揉。尤其是中老年人、女性、有慢性病的人,腹痛时更要警惕,该去医院就去,早发现问题,才能少遭罪、少花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掌握移动办公,Android掌上宝:揭秘高效便捷的移动生活新选择
JPress Linux下安装启动
英国beat365官方登录

JPress Linux下安装启动

📅 10-08 👁️ 2148
追阅小说安卓版
beat365 app

追阅小说安卓版

📅 08-29 👁️ 6940